海南:未来10年高速公路建设计划资金达数百亿 |
添加时间:2011-5-6 15:46:11 浏览次数:17 【大 中 小】 关闭窗口 |
|
|
未来10年,海南省计划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有数百亿元之巨,其中大部分资金需通过股权融资等方式予以解决,亟需一个平台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融资。
不久前,海钢与上海复星重组改制成立的海南矿业联合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向推进上市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海南金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国有产权运营机制,今年整合策划、建设了海南水产交易中心、万花坊商业房地产等一批项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南国资国企提出了新的发展命题——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上述动作,正是海南国企朝着新目标迈进的重要举措。
新国企·新形象
过去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海南国企常常与破产、下岗等字眼联系在一起。
2003年11月,海南省国资委成立。随后,接收的861家省属国企大部分资不抵债,其中80%更是长期亏损、40%停产或半停产。秉承“先管住,再改革;先清理,再整合”的思路,省国资委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工作——改革。861家省属国企整合成20家省属重点监管新国企,以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改革与创新,总是与时俱进。从2008年起,省国资委工作进入了第二阶段——发展。工作重点向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运营效益转移,开始调整省属国有经济结构布局。与此同时,海南国企积极谋划推进重点项目发展,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整合成南海现代渔业等一批资产规模几亿元至10亿元的国企;还培育了海钢集团、海南高速、建设集团、水电集团等多个资产规模达30亿元至50亿元的国企,甚至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等资产规模达200亿元的大型国企也开始崭露头角。
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20家省属重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已达419.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7.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38.9%和162.8%。预计到年末,资产总额将突破500亿元、营业收入超150亿元、利润总额超10亿元。在市场经济的浩瀚海洋中,开始出现海南国企初具规模的“舰队”。
发展地方经济需要一批国有大企业作为“政府之手”,缺少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已成为海南国资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从改革重任中漂亮转身的海南“国资引擎”,又开始了加速发展的新思考。
新发展·新命题
在后金融危机的全球动荡中,海南国企如何抢抓国际市场调整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机遇?
今年6月,省委书记卫留成到海汽集团调研时,对国资国企发展条件、发展环境、发展方向等作出了明确指示,提出要大力支持省政府出资企业做大做强,要在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中掌握主动权。省长罗保铭曾多次就海南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行调研,要求优化国有企业产业布局和资产质量,下功夫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和上市公司,实现海南省国有企业的科学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实力,提高影响力和控制力。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省国资系统掀起了一股海南国企长远发展的思考热潮。省国资委实施了双行线调研:一方面,派员专程赴两广、天津、上海、重庆等地,向当地国资国企学习先进的发展经验;另一方面,对20家省属重点监管国企进行实地调研。
认识逐渐清晰,思路愈加明朗。对国有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就是认识资源、判断资源、整合资源进而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由此,省国资委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开启了海南国资国企发展第三阶段的大幕。
“海南省国资国企资源太分散,体制机制欠灵活,整合力度小、难度大,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从而导致企业能力弱,办不成大事情、干不了大项目。”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吕宜勇分析,要大胆进行改革,只有突破了困扰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把企业做强做大。
资源资产化。全省国资系统要抓住海南优势资源,努力打造产业板块和骨干企业。吕宜勇说,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把政府掌控的重要战略资源迅速转化为依然由政府掌控的战略资本,海南省就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几个资产规模在百亿元以上、具有较强投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为实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实实在在地做几件大事。
资产资本化。“十二五”期间,全省国资系统要努力做强做大15家省属国企,培育5家以上省属企业上市。同时,引导企业资源向基础设施、旅游、海洋能源资源、文化、矿产、金融、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集聚,把过去改制、关闭、破产企业的剩余资产有效整合起来,转变为可以持续增值的资本,特别是过去一些厂矿、农场等土地,进行高水平的策划招商,尽快把一批企业做到百亿元以上。
资产证券化。过去省属企业重投资运营,轻资本运作。现在,全省国资系统将进一步整合重组资产资源,多方融资合作,推动企业资产规模的跳跃性扩张。目前,省国资委正在推进海南矿业、海汽集团、水电集团、建设股份等4家企业的上市培育,并将通过IPO、定向增发、私募基金、企业债券等金融工具,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为重点项目的实施提供足够的启动资金和建设资金。
大胆打破机制桎梏、突破发展瓶颈,无疑为海南国企“舰队”出海远航鼓足风帆。按“十二五”规划设想,到2015年,省属重点监管企业总资产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并力争达到2000亿元。
新责任·新目标
作为促进经济发展保增长的中流砥柱,未来海南国企的发展路径,绝不应仅仅圈定在贡献GDP这一体现经济规模的数值上,同时也要坚定不移地履行社会责任。
截至今年9月底,今年6120万元省本级国有资本收益收缴任务已圆满完成。这些资金将投向旅游、海洋经济、文化传媒、金融、现代农林业、中小企业等关系海南省经济命脉的基础产业、重要行业和优势领域。
“未来10年海南省计划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有数百亿元之巨,其中大部分资金需通过股权融资等方式予以解决,亟需一个平台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融资。”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国明透露,在做强高速公路的建设管养、房地产开发、旅游酒店管理等三大主产业外,海南高速还将进军土地一级开发、金融资产运作等两大融资新领域,试水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小额贷款等“小金融”产品。
作为海南经济发展的“孵化器”和“推进器”,海南发展控股积极参与南华创业投资基金、海南旅游产业基金、海南信息产业基金、海南房地产信托基金等基金的创立,吸纳岛外资本来解决海南大项目建设资金缺乏的瓶颈,同时为海南发展带来理念、模式、人才等新鲜“血液”。
海南国企人清醒地认识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国资国企发展壮大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国资国企如果不能积极参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项目,就可能错过10年的发展机遇。
新国企,新内涵,新价值,必将迎来美好的新未来。
|
|
|